来源:
2020-11-20
分享到
无人船艇系统,对外与岸基主控系统、领域基础设施进行信息交互,对内实施对艇体平台、任务载荷的控制。无人船艇系统包括各类传感器、通信、航行控制、岸基控制分系统。
多重感知,智能分析,动态规划决策,精准控制
无人船艇实现自主感知、自主航行,首先要适应海洋环境特点,遵循相关海事规则。此外,无人装备能够长期在海上执行任务,主动力等船载设备要有比较高的可靠性,以及一定的健康诊断、故障自主处理能力;持续畅通的通信也是无人艇完成任务的基本保障,特别是在远离岸基的大洋深处,卫星通信是必备手段。
这些能力的形成,需要依托传统的船舶导航、通信、动力、作战系统,加上智能感知、规划决策、自动控制等方面的最新成果,构成一个完整的从观察到思考,再到执行和反馈的完整链路。
三大系统,即船体平台、无人系统、任务载荷。
无人系统,对外与有人系统、周边环境进行信息交互,对内实施对艇体平台、任务载荷的控制。无人系统包括各类传感器、通信、航行控制、岸基控制分系统。
与自主航行直接相关的航行控制分系统又是无人系统的核心,它分为三个部分:
制导系统(Guidance system)。这个词借用导弹技术,主要是根据分配的任务、环境条件,以及导航信息,为船舶提供稳定、连续、优化的航行轨迹。
导航系统(Navigation system)。提供船舶的位置、航向、航速、加速度等实时的信息,感知周边态势。信息源来自艇上的各类传感器,如导航雷达、陀螺、卫星定位系统、光学系统、声呐、海流风流测量等等。
控制系统(Control System)。根据制导系统、导航系统提供的指令信息,对船舶航行实施自动控制,主要通过对主机、舵的控制。如果需要完成相关作战任务,需要具备对相关任务平台的远程控制能力。比如,水声通讯、水下搜索,水上水下目标打击等。
全局路径规划:受生物学启发产生的进化算法(Evolutionary algorithm),代表着人工智能技术在路径规划中的应用。遗传算法是迄今使用最为广泛的路径搜索方法。由于对计算资源消耗大,当遇到障碍物或者其他变化条件的时候,对应用的实时性有一定影响。启发式搜索算法(Heuristic search algorithms)也在不断演化,改进的A∗算法2012年之后应用在电子海图中搜索最优路径上。现有的全局路径算法都比较耗时,通常不太适合实时性较强、环境动态变化较大的应用场景。
局部路径规划:视线法(Line of sight)在导弹制导中得到成功应用,对无人艇也同样有效,其原理是船的航向始终瞄着目标点,以此修正风流海流引起的偏差。势能法(Potential fields)计算量小,在实时计算上效果较好,它类似于磁铁,船舶和要到达的目标之间相互吸引,对于障碍物相互排斥,由此来形成局部最短路径。为确保无人艇航行路线的安全和效率,采用了全局和局部路径规划相结合的方法。部分算法采用复杂架构,比如先用迪杰斯特拉算法计算全局路径,在此基础上,局部采用A∗算法计算临近水域航行路线。
路径实时调整:统计显示,海上事故伤亡60%是因为碰撞。目前避碰研究主要集中在海面目标,比如船舶、岛礁等。对水下障碍物,如暗礁、浅滩等的自主避碰问题研究才刚刚起步,已经有研究院所采用主动声呐开展测试和算法分析。海上碰撞事故中56%是因为违反国际海上避碰规则(International Regulations for Preventing Collisions at Sea)。无人艇要走向远海,必须要深入研究避碰规则,包括船舶超越、相向航行、航路交叉的规则要求,在算法上尽可能多考虑各种多样场景。
导航系统包括惯性导航、GPS、水声、导航雷达、测深仪、光学设备等。这些设备在无人艇导航定位上都各有优劣。通常都是联合使用,以提高精度,降低误差。采用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方法有助于导航,是提高效率的最佳方式,因为要快速提升单项传感器技术比较难,这和现有舰船的组合导航原理是一样的。
主要传感器优缺点如下。
导航雷达: 是传统船舶30海里内远距离探测的主要工具,能够提供全天候、全域的图像,具有高分辨率和精确度。缺陷是对快速回转目标准确度受一定影响,对小型动态目标探测能力有限。对于无人艇而言,由于雷达高度低,一般距水面2米,对7米小型无人艇的发现距离一般在3海里左右。如两艘无人艇以30节的速度相向而行,从发现到目标相遇的时间只有3分钟。如果海况恶劣,浪高大,海杂波影响显著,探测距离将进一步降低。
激光雷达:激光雷达广泛应用在无人驾驶汽车测试研究,它在近距离目标探测上比较有效,探测深度和精度高。我们在工信部智能船舶2.0项目《船舶航行态势智能感知系统研制》中,采用了包括远程激光扫描成像雷达(探测距离200米到2海里)、详查激光雷达(多源光电跟踪系统,与变焦可见光、红外成像集成,实现对500米以内微小、暗弱目标观察)、多普勒测速激光雷达(在靠泊提供高精度的接近速度)的组合方案。激光海上应用的主要问题是受海上环境、以及艇体运动影响大,特别是海上起雾或雨雪的时候。此外,激光雷达价格较高,车用激光雷达单价2万美元。
视觉传感器:视觉传感器是目前无人汽车最主要的感知手段,也在智能船、无人艇项目中广泛应用。采用热成像和可见光全景成像融合技术,生成无人艇前方和周边障碍物的纵深视图,将为未来无人艇在各种气象、海况下的视觉感知,提供解决方案。无人艇由于运动幅值大,海上使用需要重点解决图像稳定、去雾问题。比如,采用稳定云台和图像稳定算法,采用图像去雾处理算法等。在此基础上,采用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,识别和跟踪目标。
声呐:声呐是唯一的无人艇水下目标探测手段,对水下目标有高的分辨率和精确性,存在问题是每次扫描探测范围有限,且易受水面噪声影响。声呐图像的实时解析处理,也是一个难题。在复杂水底地貌环境中,依据声呐图像,自动准确地识别出水下目标或是障碍物,并考虑潮汐影响,不但需要复杂的算法,还需要大量的机器学习图像数据。离技术成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传感器解决的是眼睛的问题。练就火眼金睛,不单要充分利用舰船导航已有成果,还要借鉴无人驾驶汽车、无人机等方面的技术突破。
船舶运动具有非线性、大时滞、大惯性的特点,又易受风、浪、流等干扰,其运动控制本质上是复杂非线性、不确定性系统的控制。水面舰船仅依靠螺旋桨和舵进行操控,由转舵力矩和螺旋桨纵向推力,同时控制船舶水平面位置和航向角3个自由度运动,属于欠驱动系统。
为利于工程实现,大多数船舶控制系统采用了理想化的线性数学模型。实际上,船舶的水动力系数往往随环境和时间而变化,事先不容易获得精确的数值。近年来,很多新的鲁棒控制理论被运用于船舶运动控制,但综合考虑风浪流干扰等因素的控制系统,至今没有比较好的解决方案。特别在高海况下,由于各种扰动的耦合,流体阻尼,测量误差增大,精确控制的难度较大。无人艇由于排水量小,航速高,高海况下运动幅度远大于有人舰船,操控难度更大。具体表现在,高于3级海况后,失速明显,航向角保持困难,航线与预定轨迹产生较大的偏离。所以,需要研究适应不同海况的控制模型,才能实现对无人艇的精准控制。
通信系统的重要性,在海上无人装备体现得越来越明显。无人船艇和远程控制系统之间存在无时不在、紧密的联系。通信的中断,意味着无人艇如断线风筝一样,可能从此失联。因此,一般出现通信问题的时候,出于安全考虑,首先策略是停机,让无人艇处于自由漂泊状态,等待通信恢复。无人艇还远远没达到自主寻找回家路的阶段。某种意义上说,可靠通信的范围,就是无人艇执行各种任务的最大范围。美国“海猎手”无人艇能够实现自主跨洋航行,其无所不在的空天、海洋通信网络,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。
挑战赛中,海上、湖上通信问题频发,主要和竞赛各艇队之间强烈的电磁同频干扰有关。此外,通信受环境影响大,周边建筑或山包阻挡,通信波束海面反射和大气散射等因素,使得实际通信距离比在空旷、干净的陆上环境下测试结果要低得多。
传统船舶通信时,海上无线通信、卫星通信和岸基移动通信共同构成海洋通信网络,实现语音、数据信息传输。海上无线电通信网络的成本较低,但覆盖范围有限;海洋卫星通信网络能够提供全球覆盖,但价格昂贵且通信速率低;蜂窝网拓展到海洋应用能提供高速率、低价格的通信服务,但覆盖范围又非常小。现阶段,无人艇主要采用无线电通信,重点是解决好10海里内5M以上带宽的可靠通信问题,保障通信具备强的抗干扰性;同时,要考虑无人艇在弱通信条件下,应具备依托船载传感器和计算机,实现一定时间内安全、自主的航行保障能力。对于中大型无人艇,需要提前研究远海通信体系对于无人艇的适用性问题。
此外,由于船舶和远程控制系统之间的紧密通信联系,网络的安全性非常重要。所有的远程遥控设施和相关船载系统都要考虑网络安全问题。总的原则是设置网络安全深度防御机制,通过多层网络设置,对网络侵害行为进行阻止、辨识防范,降低网络安全问题对系统的损坏。
作者简介:若谷,德国stuttgart大学自动驾驶博士,擅长利用数学物理模型,来描述生活现象和攻克专业目标。目前,在广州天河创业,主攻自动驾驶辅助系统。工作之余,撰写《自动驾驶》专栏,跑马拉松,自驾旅游。著有《青少年信息学奥赛实践指南》(已出版),正在编写《自动驾驶---物联·感知·控制》。